飞虱虫疠霉和新蚜虫疠霉对桃蚜的毒力比较

被引:8
作者
冯明光
徐均焕
许谦
刘志强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浙江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飞虱虫疠霉; 新蚜虫疠霉; 桃蚜;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毒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飞虱虫疠霉(Pandoradelphacis)和新蚜虫疠霉(P,neoaphidis)对桃蚜(Myzs persicae)毒 力的生物测定,证实了两种近缘虫疠霉对三日龄若蚜的毒力。两种虫疠霉各包括8个剂量处理,每剂量 接种88~216头若蚜,接种后逐日观察感病死亡数并确诊死因,所获时间-剂量-死亡率数据经模型拟合 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虫疠霉具有相似的剂量效应,但飞虱虫疠霉的杀蚜速率比新蚜虫疠霉快。接种后3 ~7d飞虱虫疠霉的LD50值分别为12. 81,2. 90,1. 79,1. 27,0. 90个孢子/mm2,新蚜虫疠霉的LD50值分 别为16. 96,1. 30,0. 18,0. 07,0. 04个孢子/mm2.两种虫疠霉的LT50值在>3个孢子/mm2的剂量下相 似(3.0~3.5d),但低剂量下差异较大。这些毒力指标表明,飞虱虫疠霉是可以与新蚜虫疠霉匹敌的杀 蚜真菌。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光周期对飞虱虫疠霉离体培养的生物量及其产孢节律的影响 [J].
徐均焕 ;
冯明光 .
菌物系统, 1998, (04) :62-68
[2]   安徽虫瘟霉对桃蚜的生物测定与时间-剂量效应分析 [J].
刘彩玲 ;
冯明光 .
菌物系统, 1998, (04) :74-79
[3]   球孢白僵菌对七种蚜虫的感染反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J].
冯明光 ;
唐启义 ;
胡国成 ;
黄世文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6, (01) :22-33
[4]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1997
[5]  
Infectivity of Entomophthora delphacis (Entomophthorales: Entomophthoraceae) to the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Hemiptera: Aphididae). Shimazu M.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 . 1977
[6]  
Factors affecting conidial germination ofEntomophthora delphacis Hori (Entomophtharales: En-tomophoraceae). Shimazu, M.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