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被引:66
作者
杨启文 [1 ]
王辉 [1 ,2 ]
徐英春 [1 ]
陈民钧 [1 ]
苏丹虹 [3 ]
胡志东 [4 ]
廖康 [5 ]
曾吉 [6 ]
王勇 [7 ]
曹彬 [8 ]
褚云卓 [9 ]
张嵘 [10 ]
刘文恩 [11 ]
周春妹 [12 ]
宁永忠 [13 ]
徐修礼 [14 ]
卓超 [3 ]
田彬 [4 ]
陈冬梅 [5 ]
熊艳 [6 ]
李平 [7 ]
刘颖梅 [8 ]
年华 [9 ]
李丽红 [10 ]
邹明祥 [11 ]
谢红梅 [12 ]
杨佩红 [14 ]
孙宏莉 [1 ]
谢秀丽 [1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3]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
[4]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5]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 武汉协和医院检验科
[7] 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微生物科
[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1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1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
[1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微生物室
[1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
[14]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抗药性,细菌; 交叉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监测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13家教学医院院内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来自13家医院院内BSI、HAP和IAI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的MIC值,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2502株病原菌。引起BSI的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1%(285/105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6%(133/1052)]和肺炎克雷伯菌[10.8%(114/1052)];引起HAP的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8.8%(226/785)]、铜绿假单胞菌[16.1%(126/785)]和肺炎克雷伯菌[14.6%(115/785)];而IAI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1.0%(206/665)]、肺炎克雷伯菌[11.3%(75/665)]和屎肠球菌[10.8%(72/665)]。对于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敏感率大于80%的药物包括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98.1%~100%)、替加环素(95.3%~10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8.6%~97.1%)和阿米卡星(88.3%~92.5%)。对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93.5%~100%,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2.9%~100%,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还包括阿米卡星(85.2%~96.7%)、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2.4%~96.4%)、头孢吡肟(79.6%~96.7%)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8.7%~9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9%和8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最高(98.8%),其次为替加环素(90.1%)和米诺环素(72.0%)。CRAB的发生率为60.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发生率为6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SCoN的发生率为84.2%。所有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仅有1株溶血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中介。本次监测发现2株利奈唑胺中介的粪肠球菌和1株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屎肠球菌,替加环素对这3株肠球菌的MIC值范围为0.032~0.064μg/ml。结论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对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多黏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体现出高抗菌活性,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较高;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院内获得革兰阳性球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Imipenem and ciprofloxacin consumption a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gh incidence rates of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hospitals in northern France [J].
Miliani, K. ;
L'Heriteau, F. ;
Lacave, L. ;
Carbonne, A. ;
Astagneau, P. .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11, 77 (04) :343-347
[2]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cefepime-susceptible Escherichia coli and Klebsiella spp. isolates with a positive β-lactamase screening test result but negative confirmation[J] . F. Hu,W. Wu,X. Ye,X. Xu,D. Zhu.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 2010 (10)
[3]   The prevalence of plasmid-mediated AmpC β-lactamases among clinical isol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from five children's hospitals in China [J].
Ding, H. ;
Yang, Y. ;
Lu, Q. ;
Wang, Y. ;
Chen, Y. ;
Deng, L. ;
Wang, A. ;
Deng, Q. ;
Zhang, H. ;
Wang, C. ;
Liu, L. ;
Xu, X. ;
Wang, L. ;
Shen, X. .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27 (10) :91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