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塌陷塘新型湿地藻类群落季节特征及其对生境的响应

被引:3
作者
王振红 [1 ]
桂和荣 [2 ]
罗专溪 [3 ]
机构
[1] 不详
[2]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3] 不详
[4]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5]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塌陷塘; 浮游藻类; 优势种; 富营养化;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4.011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淮南市潘三塘为例,探讨了浅水塌陷塘新型湿地的藻类群落季节特征及其对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水塘夏季水体有机污染严重(CODCr为52.63 mg/L),营养盐(TP、TN)为V类水质,分别达0.45 mg/L,2.01 mg/L,营养状况为重度富营养化,其藻类以蓝藻为优势种;春秋季水体污染稍弱于夏季,属类水质,为中度富营养化,秋季(藻类优势种为绿藻)富营养化程度略高于春季,总体水平接近重度富营养化。藻类生物量Chla秋季最高(27.54 mg/m3),夏季次之(16.85 mg/m3),春季最低(5.82 mg/m3),与TP、TN和CODCr分别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较好地指示水体内营养盐及有机物的污染水平,但与总硬度并无显著相关关系,对总硬度影响不大;另外,浅水塌陷塘湿地的藻类群落生物量与水深(H)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水量的季节变化亦可影响藻类的季节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采煤矿区不同塌陷塘水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J].
王振红 ;
桂和荣 ;
张晓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6) :4072-4073+4087
[2]   淮南市典型采煤塌陷区水域环境现状评价 [J].
何春桂 ;
刘辉 ;
桂和荣 .
煤炭学报, 2005, (06) :754-758
[3]   淮南市潘集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和土地资源保护 [J].
朱志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4) :695-696
[4]   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 [J].
王振红 ;
桂和荣 ;
罗专溪 ;
袁文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1) :43-47
[5]   大亚湾大鹏澳水域春季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演替 [J].
韦桂峰 ;
王肇鼎 ;
练健生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85-2292
[6]   广东省典型水库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J].
胡韧 ;
林秋奇 ;
王朝晖 ;
韩博平 .
生态学报, 2002, (11) :1939-1944
[7]  
煤矿矿井水资源化研究[D]. 庞振东.安徽理工大学 2005
[8]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沈韫芬等著, 1990
[9]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等主编, 1990
[10]  
环境和指示生物[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卢全章译,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