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模糊数学在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33
作者
韩俊 [1 ]
邵龙义 [1 ]
肖建新 [2 ]
肖正辉 [3 ]
冉茂云 [2 ]
于晓辉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2] 四川煤田地质局
[3]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多层次模糊数学; 开发潜力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5 [地下煤气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的4个二级指标(含气丰度、封盖性能、开采条件和产气性能)及相应的三级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级因素指标赋予了权重,建立了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川南盆地群煤层气资源条件较好的古叙、松藻、筠连和芙蓉4个无烟煤矿区的煤层气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认为松藻矿区是川南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佳试验区。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作为高煤阶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参考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M].雷群; 李景明; 赵庆波;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  
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中国煤层气资源.[M].叶建平等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4]   数学地质在我国煤层气目标区优选排序中的应用 [J].
尤立明 ;
周荣福 .
西部探矿工程, 2006, (S1) :217-219
[5]   中国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探讨 [J].
王一兵 ;
田文广 ;
李五忠 ;
赵庆波 ;
田立志 .
地质通报, 2006, (Z2) :1104-1107
[6]   辽宁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判 [J].
朱志敏 ;
沈冰 ;
刘飞燕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 (03) :77-79
[7]   煤层气可采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潘庄井田为例 [J].
张培河 ;
张群 ;
王宝玉 ;
李国富 ;
田永东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1) :21-25
[8]   中国煤层气形成的地质条件 [J].
刘洪林 ;
张建博 ;
王红岩 .
天然气工业, 2004, (02) :5-7+1
[9]   煤层气开发关键地质控制因素探讨 [J].
刘贻军 ;
辛文杰 .
中国煤炭, 2003, (11) :14-15+5
[10]   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 [J].
秦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33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