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滩地植被与钉螺孳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49
作者
吴刚
苏瑞平
张旭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
关键词
植被类型,植被高度,植被盖度,抑螺防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4.38,Q14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由莎草、苔草、狗牙根为优势种组成的杂草群落植被类型、由多种苔草、荻、为优势种组成的苔草、荻群落植被类型和由芦苇、菱笋、蒌蒿及蓼类为优势种组成的芦苇群落植被类型3种长江中下游滩地主要群落植被类型进行了钉螺密度与植被高度、钉螺密度与植被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杂草群落植被类型,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高度为22.05cm、范围为15~47cm,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盖度为65.28%、范围为35%~90%;苔草、荻群落植被类型,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高度为22.69cm、范围为20~33cm,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盖度为67.80%、范围为35%~95%;芦苇群落植被类型,钉螺生存最适宜的植被高度为64.82cm、范围为72~78cm,钉螺生存最适宜植被盖度为63.95%、范围为1%~100%。这一研究结果对通过生态工程措施控制植被因子,实现抑螺防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3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