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黄赤眼蜂在棉田的有效扩散距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张青文
王立和
杨淑霞
蔡青年
张帆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2] 吉林农业大学现代化研究所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棉铃虫,有效扩散距离,气象因素;
D O I
10.16380/j.kcxb.1998.s1.011
中图分类号
Q969.93,S435.622 [];
学科分类号
07 ; 0710 ; 09 ;
摘要
1994~1995年,在山东禹城棉田进行了田间释放螟黄赤眼峰Trichogrammachilonis试验,结果表明:①螟黄赤眼峰的有效扩散距离与日照时数有关,日照时间越长,有效扩散距离越远;②螟黄赤眼蜂在棉田的群体有效扩散距离与放蜂期间的田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田间气温较高时(>24℃),螟黄赤眼蜂可扩散到25m以远;当田间平均气温较低时(<207℃),使100%的蜂个体都仅仅分布在距放蜂点25m的范围内。6~8月份,螟黄赤眼蜂在田间的有效扩散距离为10~25m;③降雨可严重抑制赤眼蜂的田间扩散;④湿度与螟黄赤眼蜂在棉田有效扩散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当湿度太大时(相对湿度>89%),使螟黄赤眼蜂聚集在放蜂点附近;⑤风速和风向不仅可影响螟黄赤眼蜂的田间有效扩散距离,而且也影响赤眼蜂的田间扩散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