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分布及埋藏特征

被引:26
作者
朱耀军 [1 ]
赵峰 [2 ]
郭菊兰 [1 ]
武高洁 [1 ]
林广旋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3] 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红树林; 有机碳; 210Pb; 沉积; 埋藏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红树林是世界上单位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能够持续地固定有机碳,对全球碳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深远影响。以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为研究区,旨在分析我国典型红树林湿地的固碳潜力,为红树林湿地碳计量提供依据。在垂直于海岸线的两条样线上选取6个不同潮位的样点进行沉积柱取样分析,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基于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推演沉积率,并对湿地有机碳密度和埋藏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2.14—36.94 g/kg,平均(12.79±9.91)g/kg。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密度为(0.0100±0.0056)g/cm3,空间上差异显著显著,水平方向上两条样线均以中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最大,近陆侧(内带)样点的有机碳密度高于近海侧(外带);垂直方向上,内带和外带样柱的有机碳密度均以表层最高,而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研究区红树林湿地百年尺度上沉积率为6.5—11mm/a,且外带样点沉积速率显著快于内带样点。有机碳埋藏率空间差异大,外带样点为(34.58±7.67)g m-2a-1,而中带样点可达150.56 g m-2a-1。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的分布受潮位的影响大,更高潮位点和表层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更高,而处于低潮位的外带样点的有机碳沉积更快。研究区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比更低纬度带低,但均高于地带性陆地植被,且其能够通过持续的沉积过程来捕捉和固定有机碳,固碳潜力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841 / 78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湛江高桥红树林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 [J].
朱耀军 ;
郭菊兰 ;
武高洁 ;
林广旋 ;
吴晓东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6 (02) :1-9
[2]   防城港湾红树林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形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J].
梁文 ;
李智 ;
范航清 ;
谭趣孜 ;
黎广钊 ;
农华琼 .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3, (02) :184-192
[3]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的多毛类动物群落 [J].
陈昕韡 ;
蔡立哲 ;
吴辰 ;
彭欣 ;
曹婧 ;
许鹏 ;
刘莎 ;
傅素晶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04) :931-938
[4]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AVS-SEM与重金属分布特征——以珠江口淇澳岛为例 [J].
张弛 ;
王树功 ;
朱远辉 ;
邹建明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4) :805-815
[5]   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盐土的理化性状 [J].
王小青 ;
王健 ;
陈雄庭 .
热带农业科学, 2008, (03) :32-37
[6]   雷州半岛红树林盐土的某些理化性质 [J].
廖金凤 .
土壤, 2004, (05) :561-564
[7]   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土壤的化学特征 [J].
林初夏 ;
储诚兴 ;
卢文洲 ;
龙洁 ;
刘勇 ;
徐颂军 .
生态科学, 2004, (02) :118-123
[8]   人工无瓣海桑林的土壤动态研究 [J].
韩维栋 ;
凌大炯 ;
李燕 ;
吴小凤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49-54
[9]   英罗港红树林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 [J].
梁士楚 ;
董鸣 ;
王伯荪 ;
张炜银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1-14
[10]   华南沿海红树林海岸沉积物特征分析 [J].
隋淑珍 ;
张乔民 .
热带海洋, 1999, (04)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