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流域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特征及产量研究

被引:17
作者
吴俊 [1 ,2 ]
樊剑波 [1 ]
何园球 [1 ]
屠人凤 [1 ]
谭炳昌 [1 ]
徐欢 [1 ]
许小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减量施肥; 氮; 磷; 动态;
D O I
10.13758/j.cnki.tr.2013.02.02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研究设计了不同肥料和不同施肥管理方式等8种处理,以期通过研究不同减量施肥处理下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来了解研究区面源污染状况及风险。结果表明,各减量化处理均能有效保证水稻产量,同时不同程度降低了田面水中的氮磷浓度,降低流失潜能。总氮和铵氮分别在施肥后第1天和第3天达到峰值,一周之后降至较低水平,铵氮是田面水中氮素流失预防的主要监测对象。总磷和可溶态磷均在施肥后第1天便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稳定,5天后总磷浓度降至1 mg/L以下,可溶态磷/总磷基本在0.5以下,田面水中磷素的主要流失形态为悬浮颗粒态磷。此外,后期的施氮行为会引起田面水中可溶态磷/总磷的上升,使可溶态磷相对流失潜能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07 / 12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J].
朱利群 ;
张大伟 ;
卞新民 .
土壤通报, 2011, 42 (01) :81-85
[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进展 [J].
李立新 ;
张亚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35 (06) :39-42
[3]   不同农艺措施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总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J].
朱利群 ;
田一丹 ;
李慧 ;
卞新民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6) :85-89
[4]   中国生态农业与面源污染减排 [J].
朱万斌 ;
王海滨 ;
林长松 ;
程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184-187
[5]   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J].
虞锡君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9) :56-59
[6]   不同氮磷配合下稻田田面水的氮磷动态变化研究 [J].
田玉华 ;
贺发云 ;
尹斌 ;
朱兆良 .
土壤, 2006, (06) :727-733
[7]   论“稻田圈”在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中的功能 Ⅰ.稻田土壤磷素径流迁移流失的特征 [J].
曹志洪 ;
林先贵 ;
杨林章 ;
胡正义 ;
董元华 ;
尹睿 .
土壤学报, 2005, (05) :97-102
[8]   非完全淹水条件下稻田表面水体中三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J].
王强 ;
杨京平 ;
陈俊 ;
施洪鑫 ;
许春峰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07) :1182-1186
[9]   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排水流失研究 [J].
张志剑 ;
董亮 ;
朱荫湄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4) :475-480
[10]   水稻田土-水系统中磷素行为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J].
张志剑 ;
朱荫湄 ;
王珂 ;
王光火 ;
董亮 ;
郑洪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