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电影中的青少年暴力美学世界

被引:1
作者
王和平
机构
[1] 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暴力美学; 电影特色; 日本社会; 文化; 青少年;
D O I
10.14045/j.cnki.nmsx.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暴力美学最早起源于香港,这类特殊的题材很快受到世界上很多优秀导演的青睐,吴宇森、北野武、昆汀·塔伦蒂诺,分别代表了香港、日本、西方三大暴力美学流派。但无论是吴宇森"英雄系列"传达的香港特定时代的美学感受,还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后现代嬉皮,再没有一个国家的电影能将暴力美学用本该纯真无垢的青少年世界如此极致地表现出来了。此类电影并没有一味地将孩子变成疯狂的恶魔,而是在残忍中透着温情,或者通过冷酷来讲述哲理。日本独有的暴力审美,反差鲜明而不留余地:从斑斓华丽到庞杂臃肿,从清净枯寂到纤毫不染,在致野蛮与致文雅之间打转。日本为什么在这一领域做得如此出彩?青少年暴力美学世界到底传达了什么意义?这与日本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都密不可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