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和GIS应用

被引:18
作者
唐政洪
蔡强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侵蚀产沙模型;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2.05.010
中图分类号
TV142 [泥沙运动];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的发展 ,侵蚀产沙模型与GIS的结合成为必然 ;作者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 :RUSLE、WEPP、ANSWERS等模型的主要内容、特点及适用范围 ,并对我国以陡坡为代表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提出了目前侵蚀产沙模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能反映侵蚀产沙时空过程的、基于GIS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成为研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GIS—IMS在重点流域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J].
徐富春 ;
魏斌 ;
程子峰 .
环境科学动态, 2000, (01) :16-18
[2]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系统解析 [J].
李清河 ;
李昌哲 ;
齐实 ;
孙立达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1) :31-34
[3]   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林草措施对小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 [J].
袁建平 ;
蒋定生 ;
甘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1) :91-96
[4]   应用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方法监测山东全省山丘区的研究 [J].
卜兆宏 ;
孙金庄,董勤瑞,刘绍清 .
土壤学报, 1999, (01) :1-8
[5]   WEPP水蚀预报流域模型 [J].
刘宝元 ;
史培军 .
水土保持通报, 1998, (05) :7-13
[6]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自动制图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测绘学报, 1998, (02) :3-5
[7]   土壤侵蚀建模中ANSWERS及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R的应用研究 [J].
陈一兵 ;
K.O.Trouwborst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02) :1-13
[8]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定量研究 [J].
江忠善,王志强,刘志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1) :1-9
[9]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 [J].
蔡强国 ;
陆兆熊 ;
王贵平 .
地理学报, 1996, (02) :108-117
[10]   DEM在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类型和过程中的应用 [J].
傅伯杰,汪西林 .
水土保持学报, 1994, (03)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