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冬季大气能见度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

被引:24
作者
姚青 [1 ,2 ]
张长春 [1 ]
樊文雁 [1 ]
黄鹤 [1 ]
机构
[1]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能见度; 污染; 非线性; 天津;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0.06.008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70601 ;
摘要
为探求天津冬季大气能见度特征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连续观测大气能见度和空气污染物浓度(PM10、PM2.5质量浓度,O3、NO2和SO2体积浓度),并结合相对湿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冬季大气能见度平均值为11.59 km,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特征,其变化特征受到空气污染物,尤其是气溶胶质量浓度及相对湿度变化共同影响;观测期内霾的发生频率接近50%;采用非线性回归方程拟合能见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相互关系显示,PM2.5质量浓度对水平能见度的贡献大于PM10质量浓度,并且高湿情况下,能见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相关性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04 / 7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1980—2003年京、津、冀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研究 [J].
范引琪 ;
李春强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392-1400
[2]   采暖期间区域气象条件与天津大气污染概率关系 [J].
吴振玲 ;
周梁丹 ;
解以扬 ;
孟冬梅 ;
孙玫玲 .
气象科技, 2008, 36 (06) :686-691
[3]   天津城区秋季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孙玫玲 ;
穆怀斌 ;
吴丹朱 ;
姚青 ;
刘德义 .
气象, 2008, (10) :60-66
[4]   天津地区近4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郭军 ;
任国玉 .
气象科技, 2006, (04) :415-420
[5]   北京市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J].
周江兴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S1) :123-127
[6]   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 [J].
范引琪 ;
李二杰 ;
范增禄 .
大气科学, 2005, (04) :526-535
[7]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李成才 ;
毛节泰 ;
MICHAEL BERGIN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68-471
[8]   北京市大气能见度规律及下降原因 [J].
宋宇 ;
唐孝炎 ;
张远航 ;
胡敏 ;
方晨 ;
曾立民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2) :10-12
[9]   有关气溶胶细粒子对城市能见度影响的研究 [J].
于凤莲 ;
刘东贤 ;
胡英 .
气象科技, 2002, (06) :379-383
[10]   北京地区低能见度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淑英 ;
徐晓峰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1, (04)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