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支出比例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研究

被引:11
作者
姚建平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低保标准; 消费支出比例法; 贫困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4 ;
摘要
消费支出比例法具有经济分享、计算简单、调整方便、易于操作的优势,比较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分析发现,中心城市的替代率可以定在0.2~0.35间,地市级城市可以定在0.2~0.4间。农村地区目前不适合采用消费支出比例法计算低保标准。消费支出比例法计算低保标准具有自动调整特征。若低保标准和当地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在一年内发生变化,第二年将自动调整。现有条件下低保标准的临时价格补贴可以盯住物价,当CPI连续3个月上涨达到或超过3%时可启动临时价格补贴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 [J].
王萍萍 ;
方湖柳 ;
李兴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2) :62-68
[2]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ELES测定贫困线的实证分析——兼比较几种贫困标准 [J].
骆祚炎 .
当代财经, 2006, (03) :5-10
[3]   社会保障制度中贫困线和贫困率的测算 [J].
方卫东 ;
糜仲春 ;
程永宏 .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02) :63-66
[4]  
贫困的比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马丁·瑞沃林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