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第四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包曼芳
孙永福
刘家贤
施存烈
机构
[1] 上海地质处
关键词
压缩层厚度; 地质结构; 浅海相; 沉降计算深度; 浅海环境; 地表沉降; 工程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 壤土; 亚粘土; 水位标高; 含水砂层; 承压含水层; 沉降量; 回灌量; 回弹量; 潜水层; 上海市区; 开采量; 硬土层; 孔隙比; 水文地质; 地质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上海地区厚达300米的疏松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深层地下水资源,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已被开采利用,至1963年地下水开采量达2.01亿吨/年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区域性水位下降漏斗,从而产生地面沉降。自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以来,最严重的地区已下沉了2.63米,在市区和近郊区形成一个碟形沉降洼地。经过近二十年的勘测、测量初步查明了上海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并对地下75米以上土层进行了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分区;分析研究了地下水在采灌条件下,地质结构与地面升沉的关系。本文着重论述上海地面沉降、地质结构、地下水采灌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控制地面沉降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