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BDNF及CRH含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王敏丹
燕平
机构
[1] 山西中医学院
关键词
抑郁症; 解郁方; 针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解郁方"的不同频率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的影响,探讨抑郁症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针刺干预组(设3组,分别编号C组、D组、E组)5组,每组8只。除A组外,其他各组动物接受21 d各种不同的应激,造模的同时分别对针刺干预组进行不同频率电针干预。21 d后测定5组血清中BDNF和CRH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BDNF含量均降低,CRH含量均升高,表明造模成功;与B组比较,C、D、E组BDNF含量升高,CRH含量降低;D、E组与C组BDNF及CRH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频率2 Hz效果最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电针“百会”“神门”“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CORT的影响 [J].
乔瑞瑞 ;
燕平 ;
刘明菲 ;
闫丽萍 ;
金晓飞 ;
王海军 ;
双源 ;
张春龙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 (02) :156-158
[2]   难治性抑郁症与HPA轴的关系研究 [J].
阳琼 ;
李萍 ;
关靖 ;
区玉芬 .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 (07) :815-816
[3]   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节律变化的对照研究 [J].
崔青 ;
孙丽亚 ;
肖红 ;
侯钢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01)
[4]   抗抑郁中医方药的实验研究进展 [J].
姚李吉 ;
沈洪 .
光明中医, 2008, (05) :696-698
[5]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毛庆秋 ;
黄真 .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10) :877-880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J].
彭贵军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 (03) :152-154
[7]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J].
许晶 ;
李晓秋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01) :14-17
[8]  
实验针灸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忠仁主编, 2003
[9]   Increased hippocampal BDNF immunoreactivity in subjects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J].
Chen, B ;
Dowlatshahi, D ;
MacQueen, GM ;
Wang, JF ;
Young, LT .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01, 50 (04) :260-265
[10]  
Prospects for antidepressant drug discovery[J] . Florian Holsboer.Biological Psycholog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