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特征

被引:15
作者
杨坤矗 [1 ,2 ]
毕润成 [1 ]
孙然好 [2 ]
陈利顶 [2 ,3 ]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化;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提出,如何协调城市间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差异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历史原因和政策影响,尤其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定量识别该区城市发展的时空差异性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1984—2012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引入偏离度指数和变异系数,从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四方面研究了不同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京津冀地区城市化4个方面的发展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尤其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整体增长幅度为:经济>社会>土地>人口。(2)从发展速度看,京津冀地区人口与土地增速最快时期发生在2000—2004年;而社会与经济增速最快时期发生在1992—1996年;这些特征充分反映了我国阶段性政策的影响。(3)从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因子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口与土地增长速度差异较小,发展趋势较为一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社会增长速度差异较小,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而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土地与社会、土地与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不同时段各城市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在城市化进程中区域间最大差异性表现在土地的扩张,其次是人口增长,而经济和社会增长差异性相对较小。(5)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四项城市化驱动因子与城市生态因子的耦合协调度均不断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998 / 40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相互关系和形成机制 [J].
曹广忠 ;
马嘉文 .
地理研究, 2016, 35 (12) :2249-2260
[2]   东南亚国家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J].
王洋 ;
张虹鸥 ;
黄耿志 ;
金利霞 ;
林丽颖 .
热带地理, 2015, 35 (05) :680-686
[3]   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 [J].
李磊 ;
张贵祥 .
经济地理, 2015, 35 (05) :61-64+8
[4]   中日韩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变化比较研究 [J].
李芬 ;
李岱青 ;
张林波 ;
侯春飞 ;
朱夫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4) :125-131
[5]   京津冀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 [J].
贾琦 ;
运迎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03) :8-12
[6]  
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研究[J]. 顾朝林,郭婧,运迎霞,鲍龙,张兆欣,侯春蕾,郑毅,李明玉,牛品一,张朝霞,李洪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5(01)
[7]  
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 薄文广,陈飞.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8]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文化根基 [J].
刘仲华 .
前线, 2014, (07) :44-46
[9]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 [J].
黄洁 ;
吝涛 ;
张国钦 ;
李新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7) :37-44
[10]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 [J].
王桂新 .
人口研究, 2013, 37 (06) :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