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近3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分析

被引:11
作者
贾慧聪 [1 ]
潘东华 [2 ]
张万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2]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 湿地; 灰关联度; 遥感;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洞庭湖是我国面积仅次于鄱阳湖的第二大淡水湖。近些年来,洞庭湖区降水在减少,湘、资、沅、澧四水的来水量也在降低,尤其2011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洞庭湖地区的降水量累计比历年同期减少了50%至60%。本文基于1985年、2000年和201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GIS等,系统分析了洞庭湖区近30年土地利用/覆盖的数量和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过度围湖垦殖成为洞庭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湖区耕地总量持续增加,增幅达36.01%;湿地、林地、草地总量减少,其中湿地和草地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分别为72.88%和62.98%。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洞庭湖区湿地的管理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国家林业局等编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手册.[M].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区划局;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编;.农业出版社.1985,
[3]   不同时段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退田还湖的影响 [J].
潘明麒 ;
于秀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9) :140-145
[4]   基于水生态因子的沼泽安全阈值研究——以三江平原沼泽为例 [J].
刘振乾 ;
王建武 ;
骆世明 ;
吕宪国 ;
刘兆礼 ;
刘红玉 ;
李秀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610-1614
[5]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J].
刘纪远 ;
dls.iogac.on ;
布和敖斯尔 .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229-239
[6]   水资源:21世纪全球更加关注的重大资源问题之一 [J].
邓伟 ;
何岩 .
地理科学, 1999, (0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