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之癌毒”理论的简述

被引:9
作者
姜家康
陈瑞睿
刘洪星
迟文成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肝癌; 癌毒; 正虚毒结;
D O I
10.19656/j.cnki.1002-2406.2012.04.006
中图分类号
R273 [中医肿瘤科];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肝癌的发生与"癌毒"关系密切,"癌毒"是特指可衍生恶性肿瘤的特殊毒邪,认为"肝之癌毒"为"正虚毒结",源于"肝郁脾虚",导致整体气血虚弱,局部瘀、滞、痰、湿,日久合而化热,熏蒸肝胆,血败肉腐,终成"肝之癌毒"。虽病在肝,实责之脾,肝癌以脾虚失健为起点,瘀血阻络为关键,癌毒胶结为症结,针对瘀、滞、痰、湿,合而化热、血败肉腐,而成"肝之癌毒",提出健脾利湿、舒肝解郁、行气化瘀、除痰清热治则,以期从中医的角度对肝癌的形成提出新的理论,为中医药治疗肝癌提供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慢性肝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分析 [J].
李让钱 .
中医药学报, 2012, 40 (01)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