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
被引:42
作者:

秦胜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修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傅国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2] 安徽理工大学
来源:
关键词:
煤层气;
甲烷的碳同位素;
地下水;
含气量;
破坏;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41.5 [矿水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的赋存影响很大,在地下水动力条件强的地区煤的含气量比较低;地下水相对滞流的地区,煤层气含量较高.显然,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气的保存不利.但在地下水带走煤层甲烷的机理上,研究得比较薄弱.根据流动的地下水不仅使煤的含气量降低,同时也导致了煤层甲烷碳同位素的分馏作用,使煤层甲烷的碳同位素值大幅度变轻的现象,提出流动的地下水带走煤层甲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对甲烷的溶解作用,然后被地下水带走,而并非是通常认为的水驱作用,也并非是煤层甲烷通过盖层的扩散作用导致强水动力条件地区煤层气含量降低.只有水溶作用才能使煤层气甲烷的碳同位素发生分馏作用且使煤层气中的甲烷碳同位素变轻,是流动地下水带走甲烷的有效途径,破坏煤层的含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水动力对煤层甲烷碳同位素的影响
[J].
秦胜飞
;
宋岩
;
唐修义
;
傅国友
.
天然气工业,
2005, (11)
:30-32+147

秦胜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修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傅国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2]
水动力条件对煤层气含量的影响——煤层气滞留水控气论
[J].
秦胜飞
;
宋岩
;
唐修义
;
洪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49-152

秦胜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修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水溶—释放作用对气藏形成的影响——以克拉2气田为例
[J].
王青
;
张枝焕
;
钟宁宁
;
张水昌
;
李艳霞
;
程秀坤
;
刘洪军
;
文坚
.
天然气工业,
2004, (06)
:18-21+3

王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张枝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钟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李艳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程秀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刘洪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文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4]
库车前陆冲断带天然气具有深埋水溶气的特点
[J].
李梅
;
李谦
;
张秋茶
;
彭燕
;
汪海
;
卢玉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66-370

李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秋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彭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汪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卢玉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水溶气资源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J].
武晓春
;
庞雄奇
;
于兴河
;
王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416-421

武晓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

于兴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

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
[6]
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J].
高波
;
马玉贞
;
陶明信
;
马根喜
.
沉积学报,
2003, (02)
:345-349

高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玉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根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吐哈盆地水溶气组分与同位素特征形成机理及意义探讨
[J].
张晓宝
;
徐永昌
;
刘文汇
;
沈平
;
吉利明
;
马立元
.
沉积学报,
2002, (04)
:705-709

张晓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永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文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利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立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东西部差异及原因
[J].
秦胜飞
;
贾承造
;
李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16-18

秦胜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贾承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9]
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J].
高波
;
陶明信
;
张建博
;
张晓宝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3)
:14-17

高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建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晓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煤层气成因
[J].
胡国艺
;
刘顺生
;
李景明
;
李剑
;
张建博
;
李志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19-321

胡国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

刘顺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

李景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

李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

张建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

李志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