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化村庄农民自组织的缺失与再生——基于集团理论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英秀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自组织; 集团; 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建立和发展农民自组织,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目前,因地理区位、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中国各地农村所拥有的组织资源有相当大的差别,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农民自组织的缺失使原子化趋势进一步扩散。因此,只有承认外生资源和秩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培育农民的合作意识和观念,才能逐渐改变原子化村庄农民的离散化状态,促进农民自组织的再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 [J].
徐勇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27-31
[2]   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 [J].
仝志辉 ;
贺雪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58-167+208
[3]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亨廷顿 (Huntington, 2008
[4]  
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M].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吴新叶, 2008
[5]  
集体行动的逻辑[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6]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 -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