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对铜的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学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陈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机构:
[1]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来源:
关键词:
李氏禾;
铜;
植物修复;
富集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李氏禾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种铬超富集植物。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水培试验,研究了李氏禾对铜的富集特征。野外调查结果表明,李氏禾能够将淤泥和水体中的铜转运到地上部,叶中铜平均含量为1717.85mg·kg-1,根和茎中铜平均含量为533.42mg·kg-1,叶中铜含量与水和淤泥中铜含量之比分别为291.88和14.01。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对铜也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当培养液中铜浓度为40mg·L-1时,叶中铜含量最高达到2357.26mg·kg-1。这些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野外生长条件下还是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均对铜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李氏禾生长迅速,地理分布广,且能对铜、铬等多种重金属产生富集,因此,是一种优良的修复铜、铬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铜矿区先锋植物鸭跖草对铜的耐性研究
[J].
刘小红
;
周东美
;
司友斌
;
吴龙华
;
陈怀满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1171-117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东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司友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怀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相同酸体系加酸顺序对土壤重金属测定的影响
[J].
黄海涛
;
张学洪
;
陈俊
;
梁延鹏
.
环境技术,
2006, (02)
:10-1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学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陈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一种新发现的湿生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
[J].
张学洪
;
罗亚平
;
黄海涛
;
刘杰
;
朱义年
;
曾全方
.
生态学报,
2006, (03)
:950-953

张学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罗亚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朱义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曾全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4]
一种新发现的铜积累植物——密毛蕨
[J].
郑洁敏
;
楼丽萍
;
王世恒
;
唐世荣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03)
:3507-351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世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两个酸模种群对Cu2+积累和抗性的差异
[J].
刘杰
;
张学洪
;
朱义年
;
黄海涛
;
王成贤
.
生态环境,
2006, (02)
:299-302

刘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张学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朱义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成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6]
某电镀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富集特征
[J].
张学洪
;
罗亚平
;
黄海涛
;
刘杰
;
陈俊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5, (03)
:289-292

张学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罗亚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黄海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刘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陈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7]
铜胁迫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根系形态及铜富集的影响
[J].
田生科
;
李廷轩
;
彭红云
;
杨肖娥
;
李廷强
;
Ejaz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97-100+183

田生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红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杨肖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廷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Ejaz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8]
海州香薷和鸭跖草铜吸收机理
[J].
施积炎
;
陈英旭
;
田光明
;
林琦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642-646

施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环境工程系

陈英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环境工程系

田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环境工程系

林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环境工程系
[9]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对铜的耐性和积累研究
[J].
廖斌
;
邓冬梅
;
杨兵
;
束文圣
;
林里
;
蓝崇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97-801

廖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邓冬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杨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束文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林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蓝崇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10]
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对Cu、Zn的吸收和积累
[J].
姜理英
;
杨肖娥
;
叶正钱
;
石伟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524-528

姜理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杨肖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叶正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石伟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