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32
作者
杨荣明
周明国
叶钟音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稻瘟病;三环唑;作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41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网室盆栽水稻苗接种稻瘟病菌24h后,病菌附着胞中黑色素已完全形成,此时施用三环唑仍有60%左右的防效。三环唑可抑制病斑扩展及产孢,还可诱发水稻叶片内POX酶活性的提高。放线酮对三环唑防效具有拮抗作用,表明三环唑不仅为抑制黑色素合成的抗侵入剂,而且能诱导寄主提高抗病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稻瘟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研究——逐代诱导菌株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的比较 [J].
沈瑛 ;
梁天锡 ;
朱培良 ;
赵新华 ;
袁筱萍 ;
毛立新 ;
张大羽 .
植物保护, 1993, (03) :4-5
[2]   过氧化物酶活力连续记录测定法 [J].
徐朗莱 ;
叶茂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