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高度与可调阻尼集成控制系统

被引:13
作者
汪若尘 [1 ,2 ]
张孝良 [2 ]
陈龙 [2 ]
朱兴华 [2 ]
机构
[1] 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2] 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
关键词
车辆; 模拟; 可调阻尼减振器; 集成控制; 空气悬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63.335.1 [];
学科分类号
080204 ; 082304 ;
摘要
为改善车辆的整车减振性能,建立了车辆8自由度整车数学模型,提出了车辆车身高度与阻尼集成控制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方法,并设计了可调阻尼减振器及车辆空气悬架集成控制系统。在仿真计算基础上,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分析了车辆集成控制的电控空气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对整车动态特性的影响,计算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实现了车身高度与可调阻尼减振器集成控制的空气悬架与整车的良好匹配,提升了车辆的综合性能。该研究验证了集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为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半主动空气悬架Fuzzy-PID控制 [J].
杨启耀 ;
周孔亢 ;
张文娜 ;
徐兴 ;
袁春元 .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09) :24-29
[2]   黏弹性悬架阻尼缓冲件动态接触有限元建模研究 [J].
孙大刚 ;
宋勇 ;
林慕义 ;
张学良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24-28
[3]   变阻尼汽车半主动悬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研究 [J].
姜羡 ;
陈梦成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01) :112-116
[4]   基于ADAMS的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J].
陈黎卿 ;
郑泉 ;
王启瑞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7, (01) :9-13
[5]   汽车主动悬架的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 [J].
金耀 ;
于德介 ;
宋晓琳 .
汽车工程, 2006, (10) :933-936
[6]   车辆主动悬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王国丽 ;
顾亮 ;
孙逢春 .
兵工学报, 2000, (S1) :80-83
[7]  
Design of characteristics of air-pressure-controlled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s in an intercity bus[J] .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 . 2008 (1)
[8]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using fast model-predictive techniques. Massimo C,Mario M,Carlo N.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 2006
[9]  
MODEL[P]. SASANO MASAYA.日本专利:JP2008093212A,2008-04-24
[10]  
Vibration control of an arc type shell using 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KO S H,PARK C H,PARK H C, et al.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