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下水水位变化对氮输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1
作者
杨启红
张慧婷
胡望斌
汪红军
机构
[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变化; 氮输出; 长江中游;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河岸带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将使河岸带土壤、水文条件与化学物质迁移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通过模拟长江洪湖河岸带水位变化情况,研究不同地下水水位变化对氮输出的影响,考虑因素为潜水埋深,试验作物为牛精草(Eleusine indica),共设4个处理,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水质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各形态氮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处理III的氨态氮增加最多,为0.30mg/L;处理II硝态氮增加最为显著,为0.37mg/L;干湿交替能够引起氨化的突然加强,同时伴随着硝化的骤然加强和NO3--N的暂时积累。相同植被条件下,地下水埋深越浅,NO3--N更易造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在湿润地区,尤其是渔业养殖较多的区域,氨态氮也是地下水污染中的重要贡献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施氮水平对深层包气带土壤氮素淋溶累积的影响 [J].
商放泽 ;
杨培岭 ;
李云开 ;
任树梅 ;
刘培斌 ;
贺国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7) :103-110
[2]  
三江平原水田氮的侧渗输出研究[J]. 祝惠,阎百兴.环境科学. 2011(01)
[3]   湖岸缓冲带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席北斗 ;
于会彬 ;
马文超 ;
魏东 ;
郭旭晶 ;
何连生 .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 (10) :1729-1734
[4]  
纳帕海湖滨草甸湿地土壤氮动态对水文周期变化的响应[J]. 张昆,田昆,吕宪国,佟守正.环境科学. 2009(08)
[5]   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模式研究 [J].
刘宏伟 ;
余钟波 ;
崔广柏 .
水利学报, 2009, 40 (07) :822-829
[6]   桂林青狮潭水库补水对漓江岸边带植被的影响 [J].
蔡德所 ;
赵湘桂 ;
陈求稳 ;
叶飞 ;
李若男 ;
李荣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7 (02) :158-161
[7]   滨河湿地区域地下水平衡分析与研究 [J].
王庆永 ;
贾忠华 ;
王珩 ;
田世英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 (02) :68-71
[8]   挠力河流域龙头桥水库对坝址下游湿地水文过程影响分析 [J].
刘正茂 ;
孙永贺 ;
吕宪国 ;
赵艳波 .
湿地科学, 2007, (03) :201-207
[9]   半湿润地区河滩湿地水文特性的模拟研究 [J].
贾忠华 ;
罗纨 ;
江彩萍 ;
王庆永 .
水利学报, 2007, (04) :454-459+467
[10]   三门峡水库运行水位对湿地水文过程影响研究 [J].
毛战坡 ;
彭文启 ;
王世岩 ;
周怀东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 (01)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