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 rDNA用作荧光定量PCR靶基因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被引:9
作者
薛利军
王永智
任浩
童一民
赵平
朱诗应
戚中田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全军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6S rDNA; 荧光定量PCR; 检测;
D O I
10.13345/j.cjb.2006.05.016
中图分类号
R450 []; Q789 [基因工程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对20余种细菌16SrDNAs进行多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设计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FQ-PCR)特异性引物。提取PA基因组DNA,以特异性引物扩增16SrDNA靶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pMDT-Pfr。将梯度稀释的pMDT-Pfr质粒作为模板,用于建立定量标准曲线。以SYBRGreenI荧光染料建立20μL反应体系,对不同浓度的PADNA样品进行FQ-PCR检测。同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志贺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的基因组DNA作阴性对照,验证FQ-PCR方法检测PA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设计的FQ-PCR引物的靶向序列,仅对PA16SrDNA有高度同源性;FQ-PCR方法检测PA,其灵敏度达3.6pg/μL的基因组DNA或(2.1×103±3.1×102)拷贝/μL的16SrDNA基因,并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从细菌DNA提取到FQ-PCR检测,可在2h左右完成PA鉴定。较传统的培养鉴定法而言,以16SrDNA作为FQ-PCR靶基因快速检测PA,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789 / 7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新生儿常见感染病原菌的16SrDNA寡核苷酸阵列快速诊断 [J].
沈德新 ;
杜江 ;
封志纯 .
中华儿科杂志, 2004, (09) :32-36
[2]  
Sequencing-independent method to generate oligonucleotide probes targeting a variable region in bacterial 16S rRNA by PCR with detachable primers .2 Bertilsson,S,Cavanaugh,C. M,Polz,M. F. Appl. Environ. Microbiol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