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旱地夏玉米生产潜力长周期定量模拟与评价

被引:19
作者
姜志伟 [1 ]
武雪萍 [2 ]
华珞 [1 ]
蔡典雄 [2 ]
逄焕成 [2 ]
吴会军 [2 ]
姜涛 [3 ]
郑妍 [2 ]
李银坤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DSSAT模型; 夏玉米; 生产潜力; 潜在水分利用效率; 开发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洛阳孟津地区气象数据库、土壤数据库、作物数据库和多年田间试验数据库为基础,应用DSSAT作物生长模型估算了当地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光温水生产潜力,并对节水潜力开发现状及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孟津地区47 a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为6900.00~15805.00 k.ghm-2,均值为12039.96 k.ghm-2,可作为补灌区平均最高产量的上限参考值;光温水生产潜力为1529.31~13742.00 k.ghm-2,均值为8894.42 k.ghm-2,仅占光温生产潜力82%左右,可作为雨养夏玉米平均最高产量的上限参考值。夏玉米生育期内平均降水量为356.22mm,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平均水分满足率为71.9%,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降雨年型夏玉米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变幅较大,波动范围为8.04~37.46 k.ghm-2.mm-1,47 a均值为26.424 k.ghm-2.mm-1。近8 a旱作夏玉米现实水分利用效率仅占潜在水分利用效率的45.87%,平均光温水生产潜力开发度为47.55%。夏玉米节水潜力非常大,采用合理的节水农业措施,加强农田建设,改善地力状况,增强土壤储水蓄水稳定能力,高效利用降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今后提高夏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华北平原玉米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分析 [J].
戴明宏 ;
陶洪斌 ;
廖树华 ;
王利纳 ;
王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30-36
[2]   玉米新品种洛玉2号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J].
雷晓兵 ;
赵保献 ;
陈润玲 ;
梁晓伟 ;
王向阳 ;
李林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0) :47-49
[3]   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模型DSSAT3数据库组建 [J].
李军 ;
邵明安 ;
樊廷录 ;
王立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1) :120-126
[4]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J].
曹永华 .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04) :48-52
[5]   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新进展 [J].
罗群英 ;
林而达 .
气象, 1996, (12) :10-13
[6]   区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模式雏议——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例 [J].
封志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0, (03) :271-283
[7]   河南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和分析 [J].
李克煌 .
农业气象, 1981, (03) :6-11
[8]  
洛阳市节水型种植制度研究与综合评价.[D].武雪萍.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06
[9]  
中国北方旱地作物节水增产理论与技术.[M].冷石林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10]  
作物产量与天气气候.[M].王世耆;程延年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