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骨密度正常值的调查分析

被引:19
作者
张浩
杨望平
郭庆
机构
[1]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关键词
骨密度; 正常值; 民族; 周围型双能骨密度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确定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正常人群腕部骨密度(BMD)的参考值,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丹麦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测量仪,对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人群共2953例进行腕部骨密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按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使用PEMS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乌鲁木齐地区汉族男女骨峰值分别为0.585±0.072,0.486±0.070。维吾尔族男女骨峰值分别为0.583±0.084,0.488±0.075。其骨峰值出现在30~39岁年龄段,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2.乌鲁木齐地区汉族男女腕部骨密度的诊断参考值分别为0.441g/cm2,0.346g/cm2。维吾尔族男女腕部骨密度的诊断参考值分别为0.415g/cm2,0.338g/cm2。结论1.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各年龄段骨密度均不相同,汉族骨密度的整体水平较维吾尔族的略偏高,其中男性较为明显。2.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各年龄段腕部骨密度值均略高于广东沿海地区汉族腕部的骨密度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79 / 5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J].
杨霖 ;
何成奇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5, (04) :124-126
[2]   广东沿海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pDEXA测量正常值调查结果 [J].
赵文俐 ;
林土兴 ;
尤薏萍 ;
陈贤志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5, (01) :72-75+71
[3]  
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指南.[M].薛延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