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地区划的商讨

被引:9
作者
贾慎修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草地区划; 灌丛; 山脉; 暖温带; 亚区; 植物区系; 植物群; 生物区系; 植物种类; 草地类型; 落叶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高原多山的国家。高原、山地、丘陵共占全国面积的2/3以上。地势起伏,海拔高程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向东倾斜,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向内陆伸入,也利于河川迳流由西向东倾泻入海洋,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与干燥的内陆互相联系,促进地貌的变化与地面覆被物的发育和改造。 在地貌形成和地面覆被物的变化过程中,气候条件是自然生境中的主导因素:不仅现代气候因素对地貌、土壤、植被和物质的风化搬运产生综合的影响,而古代气候条件对地面物质的变化也留下明显的痕迹。内蒙古和西北干旱地区保留的许多水网和湖泊遗迹,说明这些地区过去降水量的丰富和地表迳流的发育。在地形隆起,内陆地区变干旱之后,干旱荒漠植被都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 [J].
马溶之 .
土壤学报, 1957, (01) :1-18+118
[2]  
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天然草场.[M].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科学出版社.1980,
[3]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4]  
中国的植被.[M].侯学煜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5]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叶粟如;刘象天编著;.商务印书馆.1959,
[6]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M].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1959,
[7]  
自然区划方法论.[M].(苏)萨莫依洛夫(И.В.Самойлов)著;李恒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8]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M].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编纂;.科学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