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与溶栓治疗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8
作者
赵艳芳 [1 ]
雷万福 [2 ]
刘平 [1 ]
徐建新 [1 ]
王砚青 [1 ]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心内科
[2]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人; 肝素,低分子量;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抗凝及溶栓治疗对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DVT的原因。方法:39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发病在72h之内、年龄在70岁以下、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共12例,给予静滴尿激酶50万U/d,共5d,然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2次/d,共5~7d。B组为无上述溶栓指征的患者,共27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用法同A组,如疗效欠佳延长至7~10d)。观察下肢肿胀、疼痛情况,治疗前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及有无出血等情况,疗程结束后复查彩色多普勒。结果:两组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PLT无显著变化,但治疗后PT延长,Fg降低。未见明显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无手术适应证的老年DVT患者进行抗凝及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如能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则能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无溶栓指征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同样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7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恶性血液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J].
方亚晖 ;
马俊霞 ;
裴仁治 .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11) :1345-1346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J].
刘洪 .
海南医学, 2005, (10) :153-155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现状 [J].
柳志红 .
中国循环杂志, 2002, (02)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