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制作及临床意义
被引:72
作者:
胡咏梅
李法琦
罗羽慧
余江恒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心内科
[2]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心内科 重庆
[3] 重庆
来源:
关键词:
大鼠;
腹主动脉缩窄;
心衰;
动物模型;
心室重构;
D O I:
10.13406/j.cnki.cyxb.2004.03.021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不同时限腹主动脉缩窄造成后负荷增高型大鼠心室肥厚和心衰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 :腹主动脉缩窄 4周 ;B组 :腹主动脉缩窄 8周及假手术组。比较心室肥大指数 ,心肌组织镜下改变 ,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模型达心衰时间。结果 :A组、B组心衰率分别为 16 .6 7%、73.6 8% ,大鼠死亡均发生在术后 1周内 ;A组MBP、LVSP升高 ,B组HR、MBP、LVSP及±dp/dt下降、LVEDP升高 (P <0 .0 1~ 0 .0 5 ) ;A、B组LVMI及RVMI分别升高 16 .9%、2 7.8% ,和 19.8%、4 0 .7% (P <0 .0 1~ 0 .0 5 ) ,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光镜下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 ,小血管壁增厚 ,炎症细胞浸润 ,心肌细胞肥大 ,间质增生。结论 :Wistar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4周可达高血压心室肥厚模型 ,8周可达心衰模型 ,手术应激可能是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发生心室重构 ,心室重构早于心衰的发生 ,建议尽早开始逆转心室肥厚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