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板模型的采场顶板破断机理分析

被引:35
作者
李肖音 [1 ]
高峰 [2 ]
钟卫平 [2 ]
机构
[1]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2]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顶板; 破断机理; 垮落距; 变分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7.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炭开采导致采场上覆岩层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在传统矿压理论中,人们提出了悬臂梁,铰接岩梁,预成裂隙梁以及砌体梁模型等来研究采场顶板的破坏规律和矿压显现问题.但用梁模型来研究采场顶板问题具有相当的近似性.本文将采场坚硬顶板视为弹性薄板,并考虑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特定的边界条件,利用位移变分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顶板的内力分布规律和破断机理,给出了确定顶板初次和周期垮落步距的理论计算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巷道掘进破碎顶板加固技术 [J].
李亚东 ;
季要涛 .
煤炭技术, 2007, (08) :116-117
[2]   回采巷道沿顶板布置放顶煤开采技术研究 [J].
杨志文 .
煤, 2007, (07) :26+46-26
[3]   采场顶板失稳机理的分析及控制 [J].
苏加德 .
鸡西大学学报, 2006, (01) :62-64
[4]   浅埋煤层非坚硬顶板强制放顶实验研究 [J].
张杰 ;
侯忠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2) :15-17
[5]   回采工作面顶板冒落机理与支护对策 [J].
钱四发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3, (02) :95-96
[6]   综放开采顶煤冒落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J].
张永吉 ;
张文军 ;
董学农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233-236
[7]   长壁工作面基础板结构模型及其来压规律 [J].
吴洪词 .
煤炭学报, 1997, (03) :37-42
[8]   极限分析与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计算 [J].
戴兴国 ;
钱鸣高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3, (01) :20-26
[9]   老顶岩层断裂型式及对工作面来压的影响 [J].
钱鸣高 ;
朱德仁 ;
王作棠 .
中国矿业学院学报, 1986, (02) :12-21
[10]  
徐芝纶著.弹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