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R&CM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

被引:3
作者
张欣毅
机构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
关键词
PIR&CM; 公共信息文化; 共同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3 [信息资源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402 ;
摘要
PIR&CM,即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是本课题主持人创构的一个用于表征图书馆事业之社会价值本体论即人文本体论的范畴。PIR&CM的一般结构性要素可抽象为公共及其认知、(狭义)公共信息资源、认知机制。依据社会价值工程理论,"公共及其认知"体现着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主体间关系定位";"信息、知识、情报/文献、文本"只是资源维的两组前提性概念,社会信息资源与公共信息资源则是两个带有深度关联与转换关系的价值形态;认知机制乃是关于公共信息资源认知维的理论抽象。在综合的意义上,PIR&CM是一种"基于认知世界的社会价值本体论",也可称为一种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文本概念语义规范的思考 [J].
胡昌斗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04) :34-37
[2]   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 [J].
蒋永福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04) :17-21+33
[3]   回眸一个科学本体论的进化史——基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本体论观照 [J].
张欣毅 .
图书馆, 2005, (01) :31-35+42
[4]   文本浅识 [J].
华晓娥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3, (03) :40-42
[5]   超文本范式——关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哲学思考 [J].
张欣毅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03) :14-19
[6]   触摸那只无形的巨手——基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认识论(上) [J].
张欣毅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3, (01) :7-11
[7]  
信息管理学基础[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费成等著, 2002
[8]  
本体论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俞宣孟著, 1999
[9]  
文献传播学[M]. 书目文献出版社 , 周庆山著, 1997
[10]  
现代文献论纲要[M]. 书目文献出版社 , 张欣毅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