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租房主要建设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4
作者
杜静 [1 ]
赵小玲 [2 ]
李德智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
[2]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公租房; 建设模式; 集中建设; 配比建设; 多目标比较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84 [基本建设组织与管理];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83305 ;
摘要
我国公租房有着多种建设模式,各模式特点不同,而建设模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租房建设的成功与否。文章在定性分析和比较我国公租房主要建设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构建公租房建设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三标度法对我国公租房的主要建设模式对比打分,对各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劣势分析,为政府选择公租房建设模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研究.[D].赵鹏.安徽大学.2010, 11
[2]   我国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决策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J].
杜静 ;
赵小玲 .
工程管理学报, 2012, 26 (01) :84-88
[3]   美国公共住宅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及其启示 [J].
黄一如 ;
陈珊 .
时代建筑, 2011, (04) :56-61
[4]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模式与企业参与的思考 [J].
周江 .
中国房地产, 2011, (13) :56-58
[5]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J].
蒋宏 ;
刘宇涛 ;
胡昊 .
建筑经济, 2010, (01) :41-44
[6]   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策略研究 [J].
杨靖 ;
张嵩 ;
汪冬宁 .
城市规划, 2009, (12) :53-58+86
[7]   BT模式在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J].
黄俊 ;
俞贤畅 ;
罗新斌 .
建筑经济, 2009, (S1) :33-35
[8]   BT模式与代建制相结合浅论 [J].
蒋廷令 ;
罗斌 ;
陶丹霞 .
中国工程咨询, 2007, (02) :33-35
[9]   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J].
花拥军 ;
陈迅 ;
张健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7)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