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夏加茯苓湯临床运用探讨

被引:2
作者
王子德
机构
关键词
半夏; 降逆; 寒邪; 止吐药(中药); 胃痛; 胃脘痛; 脾胃虚寒; 脾阳虚; 乌贼骨; 海螵蛸; 生姜; 呕吐清水; 犯胃; 温胃散寒; 和胃止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仲景《金匮要略》,由半夏、生姜、茯苓三味药组成。功能和胃止呕,引水下行。是治疗停饮上逆呕吐证的方剂。本方禀秋金收降之性,以能下达降胃安冲之半夏为主药。茯苓利小便,令水下行而痞消,化胃中痰饮为水液,善理脾胃。生姜味辛性温,其辛散之力,善化痰理气,止呕吐,且能解半夏毒。故半夏降逆、生姜利气,茯苓导水,合之为涤痰定呕,和中温胃之剂。临床实践,本方应用不仅限于“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而擅长于治脾胃虚寒,寒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6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