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民主的发生机制:合作社下的村庄治理转型——以陕西省Y村洋芋产业合作社为例

被引:3
作者
毛冲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政治生态; 经济理性; 微观机理; 利益; 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村的新型组织,其不仅有助于村庄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村庄的基层民主亦有重要作用。后者却往往被学界所忽视。学界对于合作社的论述更多关注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功能,未能与村庄治理进行有效勾连。对于组织发展带来村庄政治的微观变迁也缺乏探讨。本文以陕西省Y村洋芋合作社为例,深入分析了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重新导致的利益聚合,权威继替,价值映射和参与内生,最终促成村治民主的发生,村庄治理实现由管理型向自治型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138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益相关: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动力基础 [J].
邓大才 .
东南学术, 2014, (05) :40-49
[3]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J].
习近平 .
求是, 2014, (01) :3-6
[4]   政治认同的逻辑 [J].
孔德永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24-128
[5]   试论农民政治冷漠与村庄治理改善 [J].
熊小青 ;
朱昌彻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4) :114-116
[6]  
政治人.[M].(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SeymourMartinLipset)著;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
[9]  
找回自治:探索村民自治的3.0版.[N].徐勇;.社会科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