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一提播音语言的规范,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播音员标准化的读音。有的播音员也因此把规范的标准定在不读错字音、把握好词语的轻重格式、保持语句的规整上。以为做到这些,播音规范的任务就完成了。一些主持人则认为,自己要发挥个性,语言表达要“活”一些,套上一条规范的枷锁,就一事无成了。播音语言的规范,就这样被挤在了一个狭小天地。于是,有的播音员备稿变成了单纯的查字典,有的主持人则把其语言表达的“活”同规范对立起来。结果许多听众埋怨:播音员语言表达太板:主持人语言表达太乱。播音艺术的创造性更无从谈起。我们认为,这同对播音语言规范的认识密切相关,树立“大规范”意识迫在眉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方明说,好的播音,应该让人“听清字儿,听懂事儿,品出味儿”。即播音创作,一是解决“准(听清字儿、听懂事儿,达意传情)的问题,一是解决“美”(品出味儿)的问题。“美”归风格管,“准”归规范管。规范要解决“准”这个大问题,不仅单指读对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