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地区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长山群岛为例

被引:18
作者
韩增林
郭建科
刘锴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海岛地区;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长山群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海岛地域经济类型作为劳动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2004年长山群岛地区生态足迹为1.6825hm2/人,生态赤字为0.9338hm2/人,同时还输出高达25.4608hm2/人的生态足迹。淡水足迹为0.3150hm2/人,为整个大连地区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赤字惊人。作为开放的经济系统,长山群岛不仅通过本地消耗造成大量的陆地生态赤字,更通过向区外输出大量水产品,贡献了巨大的海洋生态足迹,这使得长山群岛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通过对长山群岛生态足迹结构的分析,文章认为海岛地区生态足迹状况是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特点所决定的,更是其长期的劳动地域分工所形成的特定产业结构造成的。与海岛地区经济发展较高的生态成本相对,其人口与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海洋国土的完整与安全。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海岛区域寻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86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生态占用测度方法的分析与应用——以鄱阳湖区为例
    黄新建
    戴淑燕
    [J]. 软科学, 2005, (02) : 15 - 17+21
  • [2] 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
    龙爱华
    徐中民
    张志强
    [J]. 冰川冻土, 2003, (06) : 692 - 700
  • [3]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李金平
    王志石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 197 - 203
  • [4]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 Wackem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 . 1997
  • [5] 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
    张耀光
    陶文东
    [J]. 经济地理, 2003, (01) : 47 - 50
  • [6]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王书华
    毛汉英
    王忠静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 776 - 782
  • [7]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地理学报, 2000, (05) : 607 - 616
  • [8]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2) : 61 - 65
  • [9]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章锦河
    张捷
    [J]. 资源科学, 2006, (06) : 196 - 203
  • [10]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以1995年2003年江苏人均足迹为例
    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J]. 资源科学, 2006, (01) : 14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