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王胜资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疗科上海
关键词
咽鼓管功能;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91 [头、颈、肩部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达 16 %— 2 6 %。放射治疗引起局部组织水肿、血管扩张、粘膜损害 ,引起中耳包括咽鼓管相关肌肉组织的纤维化 ,从而导致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在放疗后 6个月 ,咽鼓管功能损害达高峰。放射治疗后肿瘤消失 ,但炎症及放射后水肿仍可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及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 5年随访发现 ,放射剂量在 70Gy以下者 ,咽鼓管功能均有改善 ,放疗后咽鼓管功能正常及开放状态者比较 ,放射剂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 2年随访 ,鼓膜切开或置管术后耳漏发生率很高 ;5年和 10年随访 ,分泌性中耳炎有自愈倾向 ,并渐成咽鼓管开放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咽鼓管主动开放通气及泵吸排液机制的探讨 [J].
张湘民,黄选兆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4, (03) :166-169
[2]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re- and post-irradiation[J] . Y. -H. Young,T. Hsieh.European Archives of Oto - Rhino - Laryngology . 199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