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脉状微角砾岩的构造意义

被引:1
作者
张家声
黄雄南
刘建民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网脉状微角砾岩; 大别山; 隐晶基质; 二长花岗岩; 原地的; 固态非晶质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1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别山、贺兰山等地发现的网脉状微角砾岩与陨石撞击和隐爆火山活动无关, 也没有直接的断层位移联系, 表现为相对强硬的长英质结晶岩石中受张性或张剪性破裂网络控制、具黑色隐晶基质的角砾岩. 其公里尺度的规模、复杂的破裂组合关系、原地无序的围岩碎片, 尤其是化学成分与围岩接近一致的隐晶基质中无显著位移联系的超碎裂岩化作用, 以及可能的固态非晶质化变形性状等, 意味着该地区的深地壳岩石曾经发生了大规模、高能量的快速脆性破裂.
引用
收藏
页码:2580 / 25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别山东麓前寒武纪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抬升冷却过程的递进变形 [J].
张家声 ;
江来利 ;
许建东 .
地质科学, 2003, (01) :114-127+139
[2]   小秦岭拆离断层假熔岩的Raman光谱分析及其成因机制 [J].
张进江 ;
刘树文 ;
郑亚东 ;
陈晶 ;
石铨曾 ;
尉向东 ;
薛良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2) :170-174
[3]   古震源实体初步研究 [J].
张家声 ;
周春平 ;
杨桂枝 .
地震地质, 1992, (02) :165-17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