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理分布

被引:10
作者
戴金星
机构
[1] 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硫化氢; 硫化物; 混合气体; 天然气; 矿物燃料; 石油; 自流井; 赤金堡; 库车县; 盐井; 戴金星; 成煤作用; 我国古代; 地理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与观察自然现象中,很早就对油、气有所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油、气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七七一年西周时期的《易经》中,就记载了“泽中有火”的现象,可能就是油气在水上燃烧所致。公元初班固首次记述了天然气:在陕西省“鸿门(今神木县西南),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同时也描写了延安延河上有石油(图版Ⅰ—1)。在十五世纪以前,四川盆地已普遍发现天然气,在十一世纪至十五世纪开始大规模用天然气煎盐,世界上开发最早的自流井气田,远在十三世纪已大规模投入开采(图1)。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最早起用“石油”(图版Ⅰ—2)。我国古代常称石油为“火井油”、“井油”、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9+305 +3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我国煤系地层含气性的初步研究
    戴金星
    [J]. 石油学报, 1980, (04) : 27 - 37
  • [2] 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M]. 地质出版社 , 夏湘蓉等 编著, 1980
  • [3] 天工开物[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明)宋应星 著, 1976
  • [4] 中国地质史料[M]. 科学出版社 , 王嘉荫编著, 1963
  • [5] 山西煤田地质[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山西省煤矿管理局编, 1960
  • [6] 四川盆地自流井构造天然气开采的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胡砺善著,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