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

被引:22
作者
陈蓉
毛智盛
汤嵩喆
机构
[1]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处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传染病; 职业中毒; 预防;
D O I
10.13213/j.cnki.jeom.2015.14679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上海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6起,其中46.6%为传染病事件,主要为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高温中暑事件86起(32.3%),导致103人死亡;35起职业中毒事件,导致44人死亡。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峰在4月和12月,高温中暑事件集中在7—8月。不同事件的发生情况在月份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病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小学的报告发病率最高(0.027%)。疾控机构接报到网络直报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 h。[结论]上海市疾控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的及时性较好。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防控重点,重点关注小学,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职业中毒应着重在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浙江省2005—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J].
吴昊澄 ;
林君芬 ;
何凡 ;
曾蓓蓓 ;
鲁琴宝 .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09) :1114-1116
[2]   2007—2012年湖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J].
段红英 ;
陈碧云 ;
陈长 ;
岳文芳 ;
丁胜非 ;
孟宁 ;
刘咸桢 .
华南预防医学, 2013, 39 (04) :40-43
[3]   江苏省2006—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J].
谭兆营 ;
金辉 .
江苏预防医学, 2012, 23 (05) :1-3
[4]   上海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J].
何懿 ;
毛智盛 ;
孙晓冬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1 (12) :1259-1262
[5]   江苏省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J].
宋俐 .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1) :2007-2009+2011
[6]   浙江省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J].
王臻 ;
刘碧瑶 ;
徐旭卿 ;
曾蓓蓓 ;
蔡剑 .
浙江预防医学, 2008, (12) :1-2+5
[7]   河北省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J].
高伟 ;
袁树华 ;
屈苏格 ;
师鉴 ;
回延良 ;
李琦 .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08) :714-715
[8]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及时性的研究 [J].
冯子健 ;
李克莉 ;
倪大新 ;
金连梅 ;
许真 ;
王英 .
疾病控制杂志, 2008, (02) :152-155
[9]   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J].
张颖 ;
曾光 .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01)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