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热点研究方向研究进展

被引:2
作者
罗慧英 [1 ,2 ]
机构
[1] 甘肃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2]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研究进展;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中药药理学是由我国率先创立,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科学。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其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阐释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揭示中药防治疾病的特点和优势,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对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46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陈宁 ;
宋冬雪 ;
凌娜 ;
徐昶儒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4, 28 (01) :40-43
[2]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J]. 吕莉,孙慧君,韩国柱.药学学报. 2013(06)
[3]   中药血清药理学在药效研究中的应用 [J].
韦振源 .
北方药学, 2012, 9 (09) :31-33
[4]   中药药代动力学方法的探究与思考 [J].
孙永 ;
方泰惠 ;
王耘 ;
周静 .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24 (04) :1574-1574
[5]   中药药代动力学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J].
陈慧慧 ;
孙付军 ;
李贵海 .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01) :217-219
[6]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与思考 [J].
韩林 ;
贾波 ;
石含秀 ;
沈涛 ;
由凤鸣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 (05) :319-321
[7]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及现状 [J].
曹露晔 ;
谢黛 ;
杜敏 .
亚太传统医药, 2008, (04) :52-54
[8]   桂枝汤含药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3、4型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的影响 [J].
赵保胜 ;
刘洪斌 ;
马悦颖 ;
隋峰 ;
李兰芳 ;
郭淑英 ;
何希荣 ;
霍海如 ;
姜廷良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 (03) :1-4
[9]   HPLC-MS~n法鉴定葫芦巴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 [J].
陈勇 ;
沈少林 ;
陈怀侠 ;
潘军 ;
韩凤梅 .
药学学报, 2006, (03) :216-220
[10]   地高辛的血清浓度监测和剂量探讨 [J].
曲静伟 ;
董文雅 ;
洪中立 .
现代实用医学, 2005, (09) :56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