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预测高温煤灰行为特征和灰熔点研究

被引:1
作者
汤永新 [1 ]
邱晓生 [2 ]
李寒旭 [3 ]
李慧 [3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 数理系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安庆分公司技术中心
[3] 安徽理工大学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助熔剂; 灰熔融性;
D O I
10.13199/j.cst.2007.09.71.tangyx.001
中图分类号
TQ533.6 [光谱、质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皖北AQ煤添加助熔剂的煤灰熔融性特征温度与煤灰红外谱图为研究对象,探究添加助熔剂的红外光谱中,吸收峰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从而提出利用红外谱图吸收峰特征变化预测灰熔融性软化温度的回归公式。公式计算的煤灰软化温度与实测值之差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误差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煤灰熔融温度多项式模型的偏回归函数分析 [J].
孙琴月 ;
朱学栋 ;
唐黎华 ;
吴勇强 ;
朱子彬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8-21+47
[2]   煤灰中矿物的化学组成与灰熔融性的关系 [J].
张德祥 ;
龙永华 ;
高晋生 ;
郑斌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3, (06) :590-594
[3]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煤结构的研究 [J].
冯杰 ;
李文英 ;
谢克昌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5) :25-29
[4]   煤的红外光谱研究 [J].
刘国根 ;
邱冠周 ;
胡岳华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44-46
[5]   煤灰成分和煤灰熔融性的关系 [J].
陈文敏 ;
姜宁 .
洁净煤技术, 1996, 2 (02)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