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波动特征分析

被引:21
作者
罗潋葱
秦伯强
胡维平
季江
张发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波浪; 切应力; 再悬浮; 太湖;
D O I
10.16076/j.cnki.cjhd.2004.05.016
中图分类号
O353.2 [波浪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浅水湖泊中,富营养化程度除了依赖于外源输入外,内源释放亦是举足轻重,而底泥中的内源释放主要源于风强迫作用下形成的水面波动和底层湖流产生的剪切作用,并且波浪产生的切应力远大于底层湖流产生的切应力。此外,湖岸边界处的波浪作用够侵蚀岸堤,造成泥沙堆积而由此导致航道淤积,波浪作用引起的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水平和垂直输送会造成整个湖体中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异,这也是太湖蓝藻水华爆发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的原因之一。本文基于在太湖北部、中部和南部利用波浪仪所观测的数次波浪数据,分别计算了平均波、有效波和1 10大波的周期、波高和波长及其由波浪产生的切应力,并利用验证后的浅水波浪模式,对太湖中冬、夏季盛行风作用下的易悬浮区域做了计算,发现夏季东南风作用下,西北沿岸带由其水浅和风的吹程较大而易引起的底泥悬浮,而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时易悬浮区域位于太湖东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664 / 6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Wind resuspension of sediments in a prairie lake. CARPER G L,and BACHMANN R W.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 1984
[2]  
Wind induced sediment resusension: A lake-wide model. BAILEY M C,HAMILTON D P. Ecological Modelling . 1997
[3]   基于三维浅水模式的太湖水动力数值试验-盛行风作用下的太湖流场特征 [J].
罗潋葱 ;
秦伯强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3, (06) :686-691
[4]  
Dynamic behavior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in a shallow lake perturbed by episodic wind events. LUETTICH R A JR,HARLEMAN D R F,SOMLYUDY L.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 1990
[5]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 [J].
秦伯强 ;
胡维平 ;
高光 ;
罗敛葱 ;
张金善 .
科学通报, 2003, (17) :1822-1831
[6]  
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文圣常, 1984
[7]  
海岸工程中的海浪推算方法[M]. 海洋出版社 , 丰鉴章等编, 1987
[8]  
海浪原理[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文圣常著, 1962
[9]   太湖的风效应 [J].
陆鸿宾 ;
魏桂玲 .
气象科学, 1989, (03) :291-301
[10]   普遍风浪谱及其应用 [J].
文圣常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60, (00)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