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木芙蓉有效组分的抗炎实验研究初步报道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符诗聪
张凤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伤科!上海
张凤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炜镔
杜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伤科!上海
杜宁
姚丽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伤科!上海
姚丽韵
陆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伤科!上海
陆阳
机构
: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伤科!上海
[2]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来源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2001年
/ 01期
关键词
:
木芙蓉;
抗炎;
有效组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目的研究木芙蓉有效组分 (MFR)抗非特异性炎症的药效学。 方法将 6 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木芙蓉有效组分MFR -A、-B、-C组 ,中药阳性对照组 (正清风痛宁 ) ,西药阳性对照组 (扶他林 ) ,和空白对照组共六组 (每组 10只 ) ,采用鹿角菜致肿实验 ,致炎前 1h口服灌胃 ,致炎后 1、3、5、7h观察大鼠的足爪容积变化 ,筛选出木芙蓉最有效组分 ;然后将木芙蓉最有效组分分为剂量高、中、低组 ,中药阳性对照组和溶剂组 (Tween - 80 ) ,采用蛋清致肿实验 ,观察致炎后 1、2、3、4、5h的足爪容积变化。 结果木芙蓉A、B、C三个有效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胀作用 ,尤以C组分作用明显 ,C组分高剂量组抗炎消肿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与中药阳性对照组具有相同作用。 结论木芙蓉叶有效组分C具有较好地抑制特异性炎症的肿胀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
1
→
共 2 条
[1]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