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熵的中国能源消费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7
作者
揣小伟
黄贤金
王倩倩
钟太洋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信息熵; 均衡度; 优势度; 消费结构; 动态变化; 主成分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数量的短缺以及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安全。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一些高耗能生产和生活行为的过度扩张,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量逐年上升,我国已经成为从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本文把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数学方法引入能源结构领域,对我国1991年2006年能源消费情况做了数量和结构上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的能源消费需求总量逐年上升;②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之间的差值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在缓慢下降,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比例在逐渐上升;③能源消费结构信息熵1991年~2002年处于上升的趋势,2003年~2006年略低于2002年,但总体上变化不大,均衡度缓慢上升,这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不明显,仍然是以煤炭为主,但结构逐渐在向多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这3个方面选取了1991年~2006年的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建筑业产值比重、交通运输业产值比重、批发零售业产值比重、研究与实验经费比重、专利申请授权数、科技活动人员数量9个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因子,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通过采取转变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措施来调整能源结构,确保我国能源的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280 / 12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刘凤朝 ;
孙玉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108-113
[2]   我国能源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 [J].
雷仲敏 .
中国石油企业, 2007, (11) :18-18
[3]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及政策研究 [J].
陈甲斌 ;
贾文龙 ;
殷俐娟 .
中国煤炭, 2007, (05) :21-24+4
[4]   中国能源状况与发展对策分析 [J].
姚伟龙 ;
邢涛 .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6, (04) :187-193
[5]   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的多目标决策 [J].
邱立新 ;
雷仲敏 ;
周田君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49-54
[6]   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探讨 [J].
杨文培 .
煤炭经济研究, 2005, (01) :20-21
[7]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J].
耿海青 ;
谷树忠 ;
国冬梅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257-262
[8]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史丹 ;
张金隆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8) :30-32
[9]   21世纪前期我国能源战略的若干问题 [J].
李文彦 .
经济地理, 2000, (01) :7-12
[10]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 [J].
史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12)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