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高温胁迫与枳幼苗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关系
被引:15
作者
:
胡安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胡安生
管彦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管彦良
蒋斌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蒋斌芳
王振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王振东
牟莉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牟莉桦
卢惠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卢惠智
机构
:
[1]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来源
:
浙江农业学报
|
1996年
/ 02期
关键词
:
枳幼苗;高温胁迫;超氧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作用;电解质泄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7.190.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枳幼苗SOD活性在细胞内的分布以细胞溶质部分最高,占总活性的86%左右,而对高温最敏感的则是叶绿体部分的SOD。用30~55℃一系列温度处理枳幼苗,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先是叶绿体中的SOD的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细胞电解质泄漏率随之大幅度增加,枳幼苗出现热伤害症状。枳幼苗热伤害的相关原因是由于高温胁迫抑制了SOD的活性,削弱了对自由基清洗能力和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从而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膜伤害,电解质大量泄漏,最终使枳幼苗表现热伤害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