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晓朝
机构
关键词
晚期希腊哲学; 欧美学者; 领域; 边界; 希腊哲学史; 希腊化哲学; 中国学术界;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02.3 [希腊奴隶制危机和衰落时期(公元前336~前30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晚期希腊哲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中外学术界都曾存在轻视晚期希腊哲学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西方学术界近30年来加强对晚期希腊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学术界近20年来也重视并着力研究晚期希腊哲学且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哲学史分期、晚期希腊哲学的特征、史料整理、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该组专题论文,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章雪富、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敏敏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一文认为,希腊化哲学把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用治疗论证替代知识论证,以激情研究取代观念思辨,以意愿探讨代替理性反思,改变了古典希腊哲学的知识分布体系。希腊化哲学在研究对象、探讨内容和哲学观念上的独特取向,深刻影响了古代晚期和中世纪哲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的《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一文指出,在晚期希腊哲学的边界问题上,中国学者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有别于欧美学者的独立见解及解决方案;认为在对晚期希腊哲学特征的把握上,中国学者的判断优于欧美学者的判断,在晚期希腊哲学的史料工作上,中国学者有明显的不足;而在晚期希腊哲学的研究方法上,中外学者已经明显地趋同。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221 +2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古代哲学史.[M].(德) 文德尔班 (Windelband;W.) ;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
[2]  
中国哲学30年.[M].李景源;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希腊化研究.[M].陈恒著;.商务印书馆.2006,
[4]  
西方哲学史.[M].姚介厚著;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  
希腊哲学史.[M].汪子嵩等 著.人民出版社.1988,
[6]   晚期希腊哲学的转向与特征 [J].
陈村富 .
哲学研究, 2007, (03) :45-5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