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胃粘膜增殖状态的变化

被引:13
作者
梁后杰,刘为纹,门荣甫,房殿春,高晋华,鲁荣
时超美,徐启旺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科,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微生物研究室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流式细胞技术,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1.2 [];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本研究以流式细胞技术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阴性患者胃粘膜细胞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银染技术对HP清除前后胃粘膜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表明,HP阳性胃粘膜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HP阴性胃粘膜,AgNORs数量与胃粘膜增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经治疗HP转阴者其胃粘膜细胞AgNORs数量显著下降(P<0.01),而HP仍为阳性者AsNORs数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HP清除后胃粘膜炎症明显好转。结果提示HP感染的胃粘膜处于高增殖状态,HP感染可能通过刺激胃粘膜细胞的增殖加速,从而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4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