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位AVO正演的HTI构造煤裂隙可探测性分析

被引:24
作者
陈同俊 [1 ]
王新 [1 ,2 ]
崔若飞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方位AVO; 正演模拟; HTI构造煤; 裂隙; 等效介质; GVAz;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0.04.015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通过建立6类HTI构造煤的理论模型,利用Hudson等效介质理论和Schoenberg所定义的传播矩阵,正演煤层顶板的方位AVO记录,最终获得了6类模型的多方位AVO记录。通过对HTI构造煤方位AVO曲线的分析可知:①不同方位AVO曲线的P值为小于零的常量,G值较大并随方位角φ的增大而减小(φ[0,90°]);②当裂隙密度增大时,P值减小,G值增大;③相对于泥岩顶板来说,砂岩顶板的P值较小,G值较大。通过对HTI构造煤GVAz曲线的分析可知:①GVAz曲线的周期为180°,并在裂隙法向方位取最小值;②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大,GVAz曲线的波幅相应增大;③当裂隙水填充时,GVAz曲线的波幅大于裂隙气填充时的情形。因此,方位AVO的P值可以被用来识别煤层的顶板岩性,GVAz曲线的极值和波幅可分别用来获得裂隙发育法向和裂隙密度信息。就实际地震数据来说,较高信噪比(>5)是进行方位AVO分析的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640 / 6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P波方位AVO理论及煤层裂隙探测技术.[D].陈同俊.中国矿业大学.2009, 03
[2]  
构造煤结构及储层物性.[M].琚宜文; 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矿井瓦斯防治.[M].俞启香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4]   VTI型构造煤AVO正演模拟 [J].
陈同俊 ;
崔若飞 ;
刘恩儒 .
煤炭学报, 2009, 34 (04) :438-442
[5]   构造煤结构与瓦斯突出 [J].
张玉贵 ;
张子敏 ;
曹运兴 .
煤炭学报, 2007, (03) :281-284
[6]   AVO探测煤层瓦斯富集的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以淮南煤田为例 [J].
彭苏萍 ;
高云峰 ;
杨瑞召 ;
陈华靖 ;
陈信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262-273
[7]   构造煤结构-成因新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J].
琚宜文 ;
姜波 ;
侯泉林 ;
王桂梁 .
煤炭学报, 2004, (05) :513-517
[8]   不同厚度煤层AVO特征及模型研究 [J].
张爱敏 ;
汪洋 ;
赵世尊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7, (03)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