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新平
郭辉军
高昌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海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湖南长沙,云南西双版纳,海南海口
关键词
怒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论述了云南怒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分析了该区域生态经济格局与资源环境特征 ,并提出了怒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与汉文化空间整合的总体特征解析——以云南沿边少数民族区域为例 [J].
方远平 ;
陈忠暖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1, (01) :34-41
[2]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J].
石正方 ;
刘继生 .
旅游学刊, 2000, (06) :19-23
[3]   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及扶贫方式选择 [J].
李川南 ;
韩明春 .
创造, 2000, (04) :30-31
[4]   关于怒江中上游地区移民与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J].
王东昕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02) :47-51
[5]   云南省怒江傈僳旅自治州旅游开发 [J].
杨桂华 ;
余小华 .
山地研究, 1997, (04) :257-260
[6]   怒江峡谷区植物资源及其评价 [J].
陈书坤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1, (01) :83-90